Monday, January 09, 2006

。手的勞動,心的感動

華山文化園區在百忙之餘已開幕許久,本週日一早不情願地到華山值班後,卻在不捨離開的傍晚帶著滿滿的收穫回家。華山自去年修繕始部分空間已停止使用,今年年前藉開園系列活動宣示華山重歸市民所有,活動名為「台灣生活工藝運動大展」,著重推廣工藝創作的本質,透過了解工藝創作的過程,在日常生活中實踐「頂真」的工藝精神,「手的勞動,心的感動」如同大溪木工修行的心靈感受。

首先介紹活動的logo「綠巨人」先生,綠代表的是環保,這位綠先生可不是在玩溜溜球喔!他可是代表工藝之祖的魯班師,正以秤錘測量水平垂直,眼觀鼻,鼻觀心(心繫於秤錘),以此工藝家的頂真精神作為視覺標誌。整個展覽結合靜態的工藝品與製作過程之展示、動態的工藝家試範展演,以及拜師學藝的DIY活動,讓參觀者悠遊於創作者的思緒當中,抽絲剝繭地深度探索觸動人心的生活工藝運動。

這樣的活動如果只是來園走走看看那實在太可惜了,一定要趁這個機會與藝師們聊聊,與受邀展覽的社區們談談地方工藝推廣的心路歷程,放慢腳步,人云「慢就是快」,大抵就是這個道理,因為你可以在一天的時間內徜徉在眾藝師們的工藝世界裡,盡情地吸取大師們行藝多年的養份,這樣的機會難能可貴。本文將以台東鄭玉梅的藺草編為主題做個介紹:

鄭梅玉老師 任教於台東縣立新生國民中學,在指導學生做資源回收時,發現許多質地甚佳且色彩繽紛的廣告紙棄之可惜,於是便廢物利用做成紙籃編織,並進一步研發一些編織技巧,做成生活用具,既美觀又實用。在偶然的機緣下,參加台東文化中心藺草編織班,接受黃嬌老師指導,進而奠定了草編基本編法的基礎,從此和藺草結下不解之緣。鄭老師的創作 大致可分為以下四個系列:

一、庶民生活系列:作品有農耕、捕魚、趕集,表達人親土親地的濃郁情感。(代表作:胼手胝足1998,50×50×40㎝,第一屆傳統工藝獎編織類佳作,表現農家生活與農器,並以五種塑像使用不同的農器為主題,有挑擔的、篩稻穀的、耕鋤的、釣魚的、背籃的。)此作品是我的最愛,在小小圓墊上,呈現農家生活的縮影,忙碌而緊湊,雖然有人評論此屬早期作品,編織手法略嫌粗糙、鬆軟,但這樣的粗曠手法不正是傳統農忙生活的極致表現嗎?過份精緻化的結果,將使之根離於原本的藝術生命,只適於置放在美美的展示架上。
二、原住民系列:將蘭嶼達悟、賽夏族特殊文化引入創作題材中,呈現原住民的樸素生活及祭典的力與美。(代表作:新船下水祭之舉舟乞靈 2000,89×47×73㎝,第十六屆全國美展工藝類第三名,新船造成,船員合力舉起,至聲嘶力竭,將船抬至海邊,高聲祈福後,把船放入海中;與海共舞 2001,105×56×57㎝,第55屆台灣省美展工藝類優選,巧妙呈現漁人出海捕魚奮力向前的剎那;巴斯達隘 矮靈祭,2004,第九屆大墩美展工藝類入選,以細膩手法編出祭典高潮)


三、馬車系列:表現馬、車與人,在不同的生活背景與時空,所產生休戚與共的密切互動關係。
四. 猢猻系列:呈現猢猻生活與中國文化的相關意涵。(天倫樂2003,68×30×58㎝)




早期的編織題材仍不脫傳統環境影響,多侷限於生活用品,如手提袋、草蓆、草帽之類,並未能提升為藝術創作。鄭老師從陶甕、木頭雕刻中,體認將草編由平面轉型為立體編織;從刺繡繪畫中,體悟庶民生活型態及文化意涵。
於是激發鄭老師的創作理念:
一、從庶民生活汲取題材與靈感。
二、將平面編織改成立體織法。
三、由實用性提升為藝術性。
四、結合取之自然的竹、木、石等媒材從事創作,融入自然實踐生態環保。
草編本是平面織法,要表現立體造形而又能與雕塑同形,確實困難重重。因雕塑可釜削、可填補,而草編卻不能,於是思考另外創造新法。初期作法係先將藺草依傳統方式編成平面後,再捲成圓形、兩邊縫合,即成為立體狀。
此時作品結構粗糙、鬆軟,轉折接縫時有破綻,代表作品如:「胼手胝足」、「趕集」等。中期之後,受台中大甲國寶級藝師柯莊屘老阿嬤面授,加入多種技法而成,於是織法多變,轉折自然、可寬可窄、可做圓柱體、或圓錐體,皆收放自如。此期代表作品如:「雅美飛魚祭」、「馬車系列」等。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